“紫菀”防空导弹系统
2018-10-03
Aster Missile Family
阿斯特(紫菀)是当前北约架构下,唯一能够与美制标准系列相抗衡的防空导弹系统,也是北约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下,欧洲唯一自研的战区反导导弹系统。1989年5月,法国国防部长让-皮埃尔和意大利国防部长瓦列里奥在巴黎的握手,宣告了阿斯特的诞生。
在那之前,法国和意大利海军主力防空舰艇均装备的是美制标准-1防空导弹,再配合
两国各自研制的响尾蛇(Crotale)和蝰蛇(Vipera)近程防空导弹构成远洋舰队的防空伞,当时响尾蛇和蝰蛇也是法意两国陆军最为依赖的野战防空系统。
意大利蝰蛇防空导弹,也称为阿斯派德
法国响尾蛇防空导弹
打破这种局面提高的不仅是自身的武器研制能力,还能摆脱对美国的依赖。法国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展开了新导弹的预研工作,当时是为了给法国的新航空母舰戴高乐号装备一种更先进的防空导弹。而冷战格局随着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迅速降温,欧洲诸国已经着手开始削减国防预算,法国独立研制的道路变的渐难。法意合作便成为了最好的出路。当时英国已经拥有了装备在42型驱逐舰上的,射程100多公里的海标枪防空导弹(Sea Dart),对于新导弹的研制抱着泛泛的态度也参与了进来,而其它国家则受限于自身原因兴趣不大。法意研制响尾蛇和蝰蛇的两家公司——汤姆逊(Thomson)和阿莱尼亚(Selenia)即被委以重任,两家专门合作组建了欧洲防空导弹联合体(GIE Eurosam),法国航空航天马特拉和意大利马可尼电子系统也参与进来。
英国对于海标枪的满意使得其与这场堪称经典的国际合作失之交臂
立项之初,新防空导弹将被用来同时取代两国装备的标准防空导弹和响尾蛇与蝰蛇,并能够同时作为陆军防空系统使用的通用型导弹,因此获得了“面对空导弹系统”(Famille des sol-air Futurs,FSAF)这一代号。研制历程分为三步走,首先是研制导弹的基本型,射程在30公里左右;然后再在其基础上研制增程型,射程70公里左右;最后研制兼容新导弹的新型通用垂直发射系统与配套雷达与作战系统。
1998年进行试射时的的画面
导弹的研制工作并没有受到冷战结束的影响,1993年,新导弹的基本型试射成功,1994年移动车载发射台试射成功;1995年7月增程型试射成功,1996年,导弹的配套垂直发射系统研制成功,同年开始安装在戴高乐号航空母舰上。
一张较为早期的戴高乐号航空母舰想象图
2001年1月,导弹正式完成“制造商试验”,开始交由海军部队进行验收,并获了“Aster”这一正式名称,阿斯特这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弓箭手的名字,他射瞎了腓力二世大帝的一只眼球。在中文资料中因为“Aster”在词典中最先对应的是“紫菀”这一菊科植物,因此长期被翻译成“紫菀防空导弹”,如同企业号航空母舰一样。导弹的基本型被命名为“阿斯特-15”,增程型被命名为“阿斯特-30”。
紫菀-15导弹弹体
阿斯特-15/30的基本构造由弹体以及附带稳定面的尾部助推器构成,两型导弹的导弹本体完全相同,弹体长度为2.6米,直径0.18米,重300千克,配备一枚重15千克的高爆战斗部,气动力构型包括弹体周边的四片长条状稳定翼以及位于弹尾的十字形控制舵。
紫菀-30导弹弹体
阿斯特-15和30唯一的区别在于火箭助推器的大小,阿斯特-30的助推器更大,推力脉冲时间较长,拥有更远的射程。两者均采用硬发射(热发射)形式,导弹在发射管内就点火并以本身推力升空。离开发射管并完成转向后,阿斯特-15的弹尾助推器能于2.5秒内将导弹加速至1000m/s(3.5马赫),,阿斯特-30的助推器则以3.5秒时间将弹体加速至1400m/s(4.5马赫)。在导弹机动上,除了传统的尾翼制动之外,又采用了弹体直接推力控制(Pilotage induit en force,PIF)技术,在弹道终段最关键的拦截阶段中以侧向推进器直接产生反作用力,推动弹体撞向目标,而不是依赖弹翼控制。侧向推进器位于弹体重心处,总共有四个侧向喷嘴,每个喷嘴间隔1/4圆周,各喷嘴间不同的推力向量组合可产生不同的侧推力,且由于是将反作用力直接施加于弹体重心上,机动速率极高。
阿斯特导弹的弹体侧向推进器
阿斯特导弹采用中段惯性制导+数据上链和末段主动雷达制导,其主动雷达头由马特拉研发,衍生自旗下米卡空空导弹装备的AD4A型Ku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采用脉冲多普勒模式,制导系统的运算模式为最佳弹道加中途修正的比例导引法,将导弹一路导引至目标,这种方式的弹道变化小,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导弹能量,以增加有效射程与实际不可逃逸范围。
米卡导弹的ADA4型制导雷达
阿斯特-15与30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