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一种国产第三代防空导弹 – 铁血网
2020-09-07
它是由我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制的第一种国产第三代防空导弹,让中国具备了较强的区域防空能力。它的研制成功,也适时满足了国内防空方面的迫切需求,让中国的国土防空能力大幅提升,同时该导弹的研制成功也为研制下一代更为先进的地空导弹提供了经验和基础。
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英语:HQ-9 Anti-aircraft missiles System)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远程防空导弹系统。
红旗-9防空导弹的海军舰载型即海红旗-9防空导弹,装备在中国海军新一代主力052C型驱逐舰和052D型驱逐舰上,其外销版称之为飞盾-2000(FD-2000),反辐射导弹版本为FT-2000。
2013年9月26日,土耳其国防部宣布中国精密进出口公司的FD-2000防空导弹系统击败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S-400、欧洲导弹公司的紫菀防空导弹以及美国的洛克希德的MIM-104防空导弹,取得土耳其陆军T-Loramids长程防空导弹系统的订单。
2015年3月第十三届兰卡威国际海事及航空航天展中国军工企业代表证实,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的外贸型号FD-2000成功中标土耳其军购。
关于它的发展和改革
红旗-9属于中国第一种自研区域防空导弹,中央对这个跨世纪的国家重点工程一向极为重视,即使决定引进S-300PMU1也没有终止发展HQ-9,可见其地位之特殊。HQ-9是中央高层大开绿灯下的产品,对其投资也未曾间断,高层的态度往往关系到武器装备的命运,这也正是红旗-9历经几代领导人也从未下马的原因。所以HQ-9和歼-10都是中国国防尖端领域的重点工程。
红旗-9是中国第一种具备有限反战术导弹的国产武器系统,技术层次跨度颇大,因此倍受重视和寄予厚望。在研制过程中二院时时面临无法想象的困难与压力,因为我们自己与美俄两国仍存在着大半代的技术差距(1995年)红旗-9在S-300系列的竞争压力下,依然是航天系统万众瞩目高技术火车头。红旗-9由二院第二设计部负责总体设计,其他各厂专责弹体设计、发动机、雷达导引系统等,防空导弹工业的精华都倾巢而出。红旗-9的发动机由航天部四院(向阳公司)设计生产。
红旗-9采用终端主动雷达制导,操作频段为G波段,弹体长度为6.51m,相较俄罗斯萨姆-10防空导弹PMU系列使用的48N6系列的7.5m略小;红旗-9的最大射程约125km(相当于48N6),最大射高18000m,对一般导弹目标的射程介于7~50km,射高介于1000~18000m;对巡航导弹射程7~15km,最低射高25m;对弹道导弹的射程7~25km,射高2000~15000m,最大机动能力22G。
作战过程
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能一次控制6枚导弹攻击3~6个目标(采用两弹打一机时可对付三个目标,而对付六个目标则是六枚导弹各接战一枚),对同一个空中目标可先后动用两枚导弹进行重复攻击,导弹发射间隔时间约5秒。一个完整的红旗-9旅级作战单位由六个营级单位组成,每个营由一辆营级控制车、一辆火控雷达车、八辆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车组成,每个营有32枚备射弹,而旅级单位还有一辆旅级指挥车,每个旅最多能同时接战48个空中目标(平均每部火控雷达接战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