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网页传奇sf业换个活法
2019-10-05
与许多商业人物在媒体前故作谦虚不同,当我们采访君智咨询的两位总裁徐廉政、姚荣君的时候,他们都表示,从一开始,就相信君智的竞争战略咨询模式一定可以成功。
五年前,当君智董事长谢伟山与他们联合成立君智的时候,就立下宏愿:要在10年间,打造100个经典成功案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百亿级的公司。
今天,在君智帮助下,已经有飞鹤、雅迪、波司登等五家公司达到了百亿级营收规模,他们在战略升级、品牌运营、内部管理等层面大刀阔斧的改革,可以说是换了个活法。
这背后,是三位创始人对商业环境及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在企业战略层面整体大于局部的坚信不疑。通过采访,我们重新审视了中国消费品市场的“昨天,今天,明天”,以及浩瀚商海中,企业不得不承受的变与不变。
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消费品市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产品为王,到后来的渠道为王,再到今天的品牌为王。
而在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下,用户对于品牌的感知不再是只来自于广告,而是来自于整个从产品生产到流通,从传播到运营的每个环节:一张偶然发到微博的工厂照片,一位普通工人的短视频,一次在门店的糟糕购物体验,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品牌。
粉尘化和多维度的传播环境,不仅使主要作用于品牌的定位咨询陷入发展瓶颈,也让整个咨询行业尤其是提供模块化服务的咨询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中国,麦肯锡、BCG等老牌咨询公司日子也不如以前好过,不仅业务不断地往二、三线城市下沉,而且“一套PPT卖百万”的传说,在互联网极大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之后,变成了无稽之谈。
是企业不需要咨询公司了吗?也不是的。作为这个世界上最聪明,但可能也是最孤独的群体,企业家离开不了外脑的帮助。
曾有报道称,在美国,3/4的大公司仍在使用麦肯锡、波士顿、贝恩等公司提供的咨询服务。就连美国政府在重大决策或战略规划时,也会向兰德这样的公司购买咨询服务。在中国,华为近30年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就是管理咨询智囊团,据悉其累计支付的咨询费高达几十亿美金。
但时代变了,企业家需要的咨询也同步发生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咨询业面临着四个方面的巨大困难:
其一,只专注运营效益提升的咨询无法使企业构建起长期竞争优势;
MBB等咨询公司非常注重企业内部,就是提升运营效益来改变战略;但事实上这是难以长期见效的——正如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所强调的:运营效益不能替代战略。
另一方面,传统咨询公司大量使用标杆法,导致了企业竞争趋同。在市场的草莽期,由于竞争者运营效益离生产率边界很远,可以短时间提升增长,但随着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最终会导致企业失去独特性,陷入瓶颈。
其二,咨询方案“落地难”;
在咨询界,“一套PPT卖百万”的江湖传说,虽然多被视为段子,但亦有真实之处:一般来说,咨询公司的成果,往往是报告与方案,而非落地实操。
但方案的完美和落地情况,往往是两回事。当企业家要求咨询公司真正实践方案的时候,会出现做不了、推不动的局面。最终看似完美的方案,却难逃束之高阁的命运。
其三,咨询方案和成果之间“人”的问题;
德鲁克曾经告诫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企业最终产出的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还有具有健康价值观的人。
咨询公司惯于在咨询方案中强调组织,但忽视了人的作用。
比如,某些咨询方案(特别是战略类)的执行过程往往就是企业变革或创新的过程,如果缺乏企业家精神的引领,则难以真正落地。
又如,原有管理模式无法有效对员工产生激励,或者原有架构可能阻碍方案执行等。
又比如,完美的方案分解到各部门、各团队之后,合不拢、打不通、连不顺,执行结果大相迳庭甚至背道而驰。
其四,静态理论无法适应动态竞争。
很多商学院或咨询公司的工具、方法和模型理论都属于静态分析,并未考虑时间因素。
2006年的行之有效的方案显然不能适应2012年的环境和困难,但如果轻易大幅度调整战略,那么战略又失去了最初的意义。今天永无相同,明天永远未知。
实际上咨询业内并非没有人看到这些问题所在,只是历史的成功此时成为了前进的包袱。传统的咨询公司在过去的成功中积重难返,这给了如君智这样新的咨询公司机会。
疑惑与机会君智最为人所知的案例是飞鹤奶粉、波司登与雅迪电动车等,在昨天《50岁的“定位理论”失效了?》一文中曾提及:
2017年及2018年,雅迪全球销量达到406万台、503万台,以销量计,这两年在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1.6%、14.1%,全球销量排名第一;到2018年11月7日,飞鹤婴幼儿奶粉整体业绩突破百亿,创下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首个100亿。飞鹤与雅迪也是君智最早期服务的企业。
回忆起当初的合作经历,徐廉政说,决定为这两家企业提供战略咨询服务,一来是因为其创始人饱含企业家精神,都想着为社会创造一种价值,且公司有很好的运营基础。二来,也是看到挑战背后的机会,与他们合作,可以让君智的理念思想、服务模式,快速得到印证。
彼时,市场上有一些曾经运用定位咨询风光无限的企业,都遇到了不同的困难。他们的品牌声量做得很大,但却少有见到销量的再次飞跃。
感到了不对劲,君智的创始人一边勤跑一线,聆听企业家们的心声与困惑,寻找问题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吸纳更多的思想养分,通过实践来总结。
正如彼得·德鲁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一著作中所强调的——
“意外的失败要求你走出去,用眼看,用心听。失败应该被当作创新机遇的征兆,并认真对待。”“当我们在市场发现了‘意外的不应该’,那就意味着是时候必须要革新了。”姚荣君说。
确实,定位理论更多的是一个基于品牌的营销理论,被称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而品牌仅仅是企业经营的一个局部,做好了这一个点,却未必能够对企业整体的增长产生效果。
而扩展来说,这是整个咨询业都存在的问题,各家咨询公司都是以乙方的心态,来协助企业解决某一个部分的问题,或是运营效率,或是内部管理,或是品牌营销,却没有人能够从整体着眼,做出“全案”,并真正落地。
这是咨询业既有的局限,也是企业的困境,更是三人创立君智的初心。
君智自成立始,目标便是用各种方式,从整体着眼,促进企业的增长。甚至到现在为止,这在咨询公司中都极为罕见。因为这个看似理所当然的目标背后,是许多知识分子们不太愿意去做,极度“重运营”的活。
就如姚荣君所说:“我们整个的队伍要开到企业去。”
对于君智来说,这是一场豪赌,而他们赌的是,在这个时代,企业需要一套能赢得竞争的战略,也需要一个陪着打仗的团队,来彻底换个活法。
重构整体与许多咨询公司只给报告不给具体的实施方案相比,君智做的事情看起来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