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问剑:“传奇网页私服好装备”应该是啥样
2020-01-04
今年年初,这个炮兵旅被陆军表彰为“装备工作先进单位”。拿到这个沉甸甸的荣誉,不少官兵眼含热泪,感慨颇多——
朱日和沙场阅兵,该旅主战装备精彩亮相,全程零故障、零失误;某营列装新装备不久就千里机动参加联合演习,没有一台装备“掉链子”,且射击成绩优秀;参加上级战备拉动考核,各类型装备在陌生极端环境下未出现一例“水土不服”;近两年大项演训活动,新型装备全部参演参训……
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一位帮建这个旅的新疆军区领导感触颇深:为了那句“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全旅官兵付出了艰辛努力。
10台装备如果有4台上不了战场怎么办?仔细想想,不寒而栗
去年,新疆军区某旅分4次向其他战区陆军的4个单位移交装备。接到装备后,4个单位不约而同地发来了感谢函。
“不仅装备性能完好,备附件齐全,他们还将多年来在演训中总结出的训练经验整理成册一并移交了过来。”接收单位之一、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领导感叹道,“装备拿来就能用,经验照着就能练,他们移交的不仅是好装备,更是战斗力!”
凭啥能让4个单位同时认可移交的装备?这还要从该旅打破对好装备的认识误区讲起——
“好装备”应该是啥样?过去,这个旅有些官兵这样理解“好装备”:好装备就是注重保养越新越好。
思想上的误区,造成行动上陷入“泥潭”。2015年的一次检验性考核中,上级要求装备成建制出动,不少封存多年的崭新装备齐刷刷地“掉链子”,有的压根“不听使唤”。
考核结束,主战装备完好率的鉴定结果为68%!
68%意味着什么?打仗时,10台装备如果有4台上不了战场……仔细想想,让人不寒而栗。难以回避的结果,让该旅领导低下了头、臊红了脸。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前些年,某新型火箭炮列装这个旅,大家视若珍宝,一块漆都怕碰掉。然而一次高原课题演练,“宝贝疙瘩”首次出远门,却在机动途中“抛锚”了3次,实弹射击也是“吞吞吐吐”,问题不断。
一连串问题的出现,让该旅领导意识到,武器装备长期“待字闺中”容易患“富贵病”。战术技术性能得不到发挥,官兵的操作技能得不到锻炼,还谈什么人装合一?
只有摔打磨练,才能让武器装备“强筋壮骨”。从那以后,每逢演训活动,该旅坚持让主战装备出动率超过95%。虽然问题接踵而至,但他们逐个检查排除,装备越用越结实、越用越好用。
近年来,该旅扎实开展“实装、实修、实供”和战勤编组训练,加大复杂地形、恶劣环境和夜间装备保障训练力度,探索总结出某新型火箭炮6种战法。
去年,该旅按照“建制分队打全、弹药类型打全、射击方法打全”的要求,组织多层级、多批次、多地域实弹射击。有人觉得某些弹种没必要打,但旅领导态度坚决:“训练上有空白,战场上就会吃败仗,现在不打还等什么时候打?”
好好的装备为啥突然就坏了?“意外”其实有祸根
一次长途机动途中,该旅一辆装填车辅机电站意外烧坏,当场“趴窝”,影响了后续任务完成。
好好的装备为啥就突然损坏了?厂家鉴定: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所致。
无独有偶。2016年,该旅一辆指挥车参加演训任务时出现故障,不得不拖回营区。事后检测故障原因,让人吃惊:驾驶员在演训前的维护检查中粗心大意,没有察觉到有机油滴漏,导致发动机失灵。
不是总把“注重保养”挂在嘴上吗?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看来,一些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把装备保养落在实处。旅党委一班人当机立断:敢在装备上打“马虎眼”,就是对战斗力不负责任!结果,两位当事人受到严肃处理。
一路反思一路警醒,“掉了一块蹄铁,输了一场战争”的故事又一次掀起管装爱装的“思想风暴”——
有人“吐槽”:车炮场日如同“班主任眼中的体育课”,被不少基层单位当成处理各种杂务的“万能时间”,说占就占,保养标准可想而知。
有人“诉苦”:装备保养“形式感太强”。很多单位为了图省事,维护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擦擦表面,该拆卸的不拆卸,该分解的不分解,该上油的不上油。
有人“抱怨”:小部件缺损无人问。由于各种原因,装备零件、随车工具都有损坏缺失现象,到底是上级补充还是依靠自身解决?等靠之际,小部件往往衍生不少“大问题”。
那年,该旅保障部结合上级战备拉动考核,参照实战化演练中“装备故障率”等指标,对全旅各单位装备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排名。某连虽然在“软件”资料上下足了功夫,却因为一件随车工具丢失,成了全营的“反面典型”。
“装备考评理应把实战效能作为主要检验标准,不能靠‘软件’资料‘论英雄’。”该旅保障部部长邓尚权说。
为此,该旅针对管装爱装中的现实问题,逐装备、逐系统、逐部件明确管理权限、界定职责范围;印制下发装备管理责任制登记簿,逐级签订单装管理责任书,使责任制覆盖全员全装;车炮场日机关全程督导,业务部门现场指导……人按职责干,事按制度办。这几年,先后有10名官兵因装备制度落实不力被问责。
为了准确判定装备机械故障和人为损坏,他们依托修理连成立故障鉴定组,区分类型和专业对装备故障进行鉴定,对于那些为了创新训法战法、符合操作规程而出现故障的情况免于追责。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该旅三营多年被评为“爱装管装先进单位”。装备管理科科长唐文如此评价:“这个营装备管理领先一步,既有软实力又有硬成绩。”
数据不会骗人:这两年三营辗转三地参加演习,总行程4000多公里,全程无故障;上级组织全员全装拉动考核,主战装备出动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情况……
今年3月底的装备换季保养工作启动仪式上,三营再次担负装备维护保养示范任务。说到装备管理的成功经验,营长田文智说:“成功经验千百条,落实制度第一条。”
驾驶员能不能兼任电工?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3年前的一次实装演习,让该旅官兵记忆犹新。某营一辆运输车撤离时,水箱被凸起的山石划破,导致车辆无法移动,全营驾驶员轮番上阵都无能为力。无奈之下,他们向几十公里外的修理连求助,凌晨才完成车辆抢修返回宿营地。
因为不会维修,该旅四级军士长李志也吃过大亏。一次实弹射击,某型装备点火触头因潮湿无法点火,导致炮弹打不出去。担任炮长的李志,急得团团转也没办法。后来,他们经过远程咨询生产厂家,多次尝试才使问题得以解决。
“打起仗来,不能指望厂家全程保障吧?”这件事对旅党委一班人触动很大:术业应该有专攻,但在战场上,人人都要一专多能,必须立足基层营连实际,培养更多“用修双能”人才,增强“自我修复”能力。
该旅综合评估每名官兵的专业技能、领悟能力、成长空间等因素,合理确定培养对象,,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专业人员带等举措强化官兵维修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