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连击传奇 > 正文

失落武林:假大师私服传奇真功夫 江湖乱象束缚武术脚步

2020-07-23

失落武林:假大师私服传奇真功夫 江湖乱象束缚武术脚步

 

  △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村头打太极拳的人们

  失落的武林

  本刊编辑部

  从明朝戚继光《纪效新书》对拳术最早的记载、中国武术体系的形成,到民国中华武术界的黄金三十年,真实的武林一直存活在古人典籍、武侠小说和口述历史当中,传奇无数令人神往。

  以“武林”一词指代武术界源自民国。行走江湖,学点真功夫难,开镖局的,往往靠的是经营社会关系才能做好买卖——宫白羽的《偷拳》、《十二金钱镖》,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现世的隐喻。

  所谓高手多是业余爱好者。武人阶层湮灭,习拳者难以营生。职业化的过程伴随着门派内外的争斗,也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门派之间的利益纷争、自说自话,束缚了武术融入现代市场的脚步。

  接受采访的这几位拳脚上有功夫的人多半老了。他们不愿介入这场利益纷争,武术只是副业,不吃这碗饭,始终与鱼龙混杂的当代“武林”若即若离。

  他们是真功夫的笃信者,尚古,哀叹大师死了。讲起往日云烟、大师奇闻总是绘声绘色,半文言的武术口诀倒背如流,活在自己功夫的楚门里。谈起玄妙之处,都强调功理是很身体化的东西,不练没法细聊,讲不明白。

  从“强国强种”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再到反真功夫运动、群众性武术,传统武术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刺激下复兴,昙花一现,进入大浪淘沙的百年现代化历程。

  如今的武术被肢解成体操、竞技体育、健身修为之道和空泛的文化符号,真功夫失传,师徒制变味,尚武精神没落,又被席卷入利益交错的现代商业化浪潮。

  有人哀叹贵族精神的没落。徐皓峰在《逝去的武林中》写道:“拳术滥传,伪作淤积,也必遭轻贱。传统一断便没法复原,没了,也比走样好。”

  也有人认为这种没落是一种波浪式渐进的必然历程,宛若京剧或是唐诗宋词应时顺势而生。风水轮流转,传统文化的沧海桑田不必过度夸大,衰颓之下自有虔诚的信徒自得其乐,走向小众化。

  解构,成为这一传统文化的注脚。

  毁与兴

  常学刚家的书柜里摆满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武侠小说,在北京武术院主办的《武魂》杂志做了19年编辑,年近古稀的他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近年来他经常见到所谓关门弟子、正宗传人,掺水分的越来越多。他只能往祖辈追踪,门派的血脉传承是否有序。但这些人的真功夫有多少,无从查考。

  就像一匹马,只能说它的血统是不是纯正,至于这马跑得快不快,难讲。

  《武魂》创刊于1983年,前后脚陆续创办的武术刊物还有《中华武术》、《武术健身》、《武林》、《精武》、《少林与太极》、《武当》。浪漫的80年代是常学刚眼里的一股“虚火”,因为一部电影,人们情绪激昂,对武术的热情被调动起来。

  1982年,一部《少林寺》红遍大江南北,李连杰和张国荣、海子等人一起,成为那个年代的文化标识和精神偶像。

  这一年,国家体委明确提出挖掘整理传统武术。在《中国武术史》中,据1983至1986年挖掘整理的材料,初步查明流传各地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个。

  张毅那年九岁,开始习武,练习查拳。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同学读起了梁羽生、金庸。和彼时的其他小男孩一样,有着浪漫武侠情结的张毅,梦想着练就一身好功夫。

  他父亲和八卦掌第三代传人李子鸣的女婿是好朋友,一次去对方家串门,一进门看见院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写着“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八卦掌研究会”,意外地结识了李老。张父便请对方推荐一个老师,李老当时已经年过八旬,教不动了,专门写信把他推荐给再传弟子程相贤。程相贤当时在北京市公安局警卫处做教官,李子鸣年岁高了之后动不了手,一有人来比武,就把程叫去跟人切磋,程也比较争气,得到了李器重。

失落武林:假大师私服传奇真功夫 江湖乱象束缚武术脚步

 

  1984年张毅拜师照

  11岁的张毅成了程相贤最小的徒弟。

  劲草此时已经跟随师爷王培生习武近十年。王培生曾从学于韩慕侠,八卦掌得自马贵。马贵师承尹福,曾得董海川亲传。

  隔代相传不多见。师父骆舒焕60年代后期身体积弱,怕功夫失传,把劲草师兄弟三人送到师爷王培生门下,嘱咐他们“师爷的东西不能丢,你们几个人马上给我抢救”——太极拳每招每式的练法用法意念、刀枪剑杆的用法练法、程派的尹派的八卦掌、形意拳,包括推手和基础训练。他一学就是二十多年,一直到师爷去世。

  大师何在,师爷王培生在世时,他也曾问过。老爷子看了他一眼,低头沉默半晌,徐徐说道,早期还有三位,峨眉山一位、武当山一位、少林寺一位,现在全没了。

  这一昙花一现的全民狂热,没能逆转传统武术的断崖。50年代起政府鼓励“竞技武术”、“群众性武术”,传统武术的师徒文化和武馆文化受到冲击。1955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对武术工作采取了暂时收缩、加以整顿的方针,“不要被坏分子利用做坏事”,武术的“技击”特征被全面压制。

失落武林:假大师私服传奇真功夫 江湖乱象束缚武术脚步

 

  河南郑州登封,少林寺武僧练武

  陈家沟一度没人练拳。1958年,陈氏太极第十代传人陈照丕在离乡30年后才回到村里,1973年春陈照奎返乡教拳。如今的少林拳也是后来找了北方的拳师回去反哺。1928年,军阀石友三一把火烧了少林寺,到1981年,一共就十几个和尚,九个是老人,靠28亩地过日子。

  “文革”期间,竞技武技、技击功夫都遭到扼杀。大量古老拳谱和武术书籍损毁,武术器械被收缴或损坏,武术的竞赛活动被迫停止。

  到了80年代,武术表演一下子走上台面,紧接着又有了全国武术锦标赛,劲草纳闷这怎么都又窜又蹦又翻跟头的,真跟你动手打,先翻俩跟头能行吗?

  在官方发起武术挖掘整理的同一年,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其中提到表演与竞赛相结合的方针。武术的活动形式被分为三种:健身锻炼、表演观摩、套路竞赛和技击对抗竞赛,其中的技击对抗在1989年后发展为散打。技与文化剥离,传统武术走上了一条分裂的道路。